在人们的常规印象中,学术分享可能发生在大学教室、报告厅、书店……但与酒吧,似乎并不“搭界”。如果把学术讲座搬进酒吧现实吗?或者直接打造一个学术酒吧呢?
最近,学术酒吧的概念“火”了,并在南京、上海、北京等地掀起一阵热潮。
“从抗衰老科技到人类增强”“社恐与消失的现代性主体”“《西游记》的精神底色与文化符号”……这些学术性议题配上令人微醺的酒精,会产生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?学术酒吧为什么备受年轻人青睐,其走红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社会诉求?
当学术分享在酒吧“开麦”……
南京市雨花台区,晚上7点半,夜色已至,前来参加活动的人已逐渐把场子填满,大家或站或坐,自然地交谈。当晚,一场学术分享将在这里举行。
屋内被微妙的界限划分为三个部分:一边布置了地毯、沙发、投影仪,仿佛是谁家的客厅,舒适又随意;一边是长桌会议室,可以玩桌游也可以开会;但中间地带的吧台、摆满整面墙的酒瓶以及发出“叮叮当当”响声的雪克杯提示,这里是一个酒吧。
前来光顾的消费者中,不乏平时并不常去酒吧的“稀客”,甚至有第一次来酒吧的人。
“我们俩是完全的‘i人’(内向的人),此前也没有来过酒吧。”刚刚从门口进来的两个女孩自然地站在桌子旁侧耳听了一会,或许是感到有趣,随即顺手拿了垫子自然地坐在地上,加入谈话。
晚上8点,分享开始。这期的主题是《跨学科:人文与社会学科的危机与交融》。
“人文学科的认知中,技术的发展未必直接带来社会福利或幸福指数的上升,甚至一定程度上技术和个体之间非对称关系的加剧,也让系统对于生活世界的入侵变得更加的容易。”本期主讲人、某艺术空间主理人葛丁超的分享引起了年轻人的兴趣。
“赛博朋克是否可以视为一种技术悲观主义?”有人提问。
“赛博朋克,朋克本身就带有反思的意味,但今天赛博朋克可能在我们语境中变成了一种流行符号或审美范式……”
“不,我意思是,比如我们曾以为AI可以将人类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,但实际上,AI似乎更压迫人类了,这是一种技术悲观主义吗?”
“‘困在算法里的人’,实际上这是一种预设,我们不能代替整个社会群体去发现或思考,这本身也许有局限性。”
……
来来往往的互动中,门口仍不断有人带着好奇的目光走进店里。
“你看,在这里大家也可以很松弛地表达,没压力地讨论。”博士五年级的星星已是第二次来到这里,“这个也突破了我以往的认知,原来酒吧不是只有灯红酒绿,也可以不那么正式地轻松讨论一些学术性的议题。”
而这,正契合了学术酒吧创始人小韩最初的预设。
“双一流”高校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的南京,被认为蕴含了天然的“学术基因”。太阳落山前,这里是开放式自习室,而在夜幕降临后,这里便摇身一变成了学术酒吧。
“无论是做成读书会还是酒吧,形式都太过单一。”在学术酒吧落地之前,小韩做了大量调研工作,最费神的是该如何将学术与娱乐性的元素,以及家庭的氛围融合到一起。
白天可以开组会、上自习,还可以玩桌游、唱K,晚上可以放松喝酒、DIY调酒,阳台可以看风景……这家庭化的场景,就是小韩希望塑造的学术酒吧理想状态。就像这个酒吧的名字“串门homebar”一样,他希望消费者能在这里找到回家的感觉。
事实上,这并非是学术分享在酒吧的第一次“开麦”。古希腊时代,柏拉图的《会饮篇》中“Symposium”一词就是指古希腊人一种进行学术讨论的活动,即在某些庄重仪式后人们饮酒聚会并讨论问题。上世纪50年代,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经常在剑桥的“老鹰酒吧”进行讨论和社交活动,DNA双螺旋模型就诞生于这间酒馆。
试图在这找到什么样的答案?
来学术酒吧最直接的目的是什么?
“我现在正处在毕业之际,想来这里听听差不多情况的人对于未来的看法。”这是记者从多位消费者口中得到的“答案”。而他们,也试图在这里找到关于未来、关乎人生的答案。
“我自己还是希望以后能继续从事电影行业……”刚留学回国的克里斯很健谈,“‘学术’的限定词,相当于帮我筛选出了更精确的目标交流群体,大家学历背景和思维模式上比较相似,好沟通。”
“我的方向是汉语言文字学,根据出土文献研究汉字构型、历史发展等。”在一次学术夏令营中,一位老师曾问李李,“别人挖什么你就研究什么,你自己的学术价值在哪里?”很多人也有和她类似的困惑,试图在同伴中寻找一些关乎个人发展的答案。
还有的人把这里视为放松的出口。在南京实习的吴远,手机里正在开线上会议,他一边耳朵挂着耳机,一边听着现场的分享。“每天晚上10点下班都算正常时间,借着周五的晚上想来换换脑子放松一下。”对吴远来说,听不听得懂讲座不重要,能有机会与不同方向的人交流似乎更为有趣。
也有人坚定地走向“探讨学术”之路。社会学专业研一在读的宣宣已来这多次。但她的目的则不同,“社会学专业书里讲过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,我想来看看,这里是否是另一种形式的‘公共领域’,或许还可以基于我的调查写一篇论文。”
对于酒吧的“火爆”,小韩完全没有预想到。9月17日那天,学术酒吧开启了第一场学术分享活动。当天恰逢中秋节假期,南京又正经历台风过境,没想到还是吸引了近60人前来参加。
更让小韩没想到的是,第一场活动过后,还留下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很多人每晚都会过来呆一会儿,甚至主动开始扫地、洗杯子。小韩笑称,“感觉每天都有‘新员工’。”
“学术酒吧对于参与者而言,在观感上同学术沙龙有很大区别,摒弃了以往主讲人单方面输出、听者被动接受的局面,更看重双向互动、观点碰撞,强调平等、参与和互动。”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龚凯乐分析说。
抱平常心看新事物足矣!
在国内,学术酒吧仍算是一个新事物。
随着讲座越来越深入,马克斯韦伯、福柯、黑格尔……社会学、人类学、哲学的专业词汇涌入,能轻易理解的门槛变高了。
有人失去了兴趣,又坐回吧台,和调酒师闲聊起来,或是到一旁玩起了桌游。
提前离场的小宁辛辣评道:“一方面是听不懂主讲人讲的内容,另一方面是很多人都在分享说要来这里追求意义,还不如回家多读点书。”
这种真实或许更直观地反映了学术酒吧的现状,带着满腔期待,有人满载而归,也有人失望而返。
随着学术酒吧“出圈”,网络上也出现了多种声音。有人觉得能在酒吧听到自己曾经喜欢的专业内容,“真的特别酷”;有人认为这不过是“假知识分子的狂欢”,是“附庸风雅的伪文艺”。而小韩倒觉得,这种“百家争鸣”的氛围是件好事,无论是夸赞的、质疑的,还是批评的声音,他都可以接受。
学术酒吧之所以引起广泛的讨论,龚凯乐认为,是因为社会大众对科研人员和科研本身的认知存在一些“想象”,认为研究就应当是非常严谨的,研究人员就应当是一丝不苟的,不应该出现在酒吧这类场所,而忽视了他们作为人本身也有娱乐、社交和放松的需求。
“为什么在我们拥有如此多的学术会议的今天,大家仍需要学术酒吧?”在龚凯乐看来,学术酒吧“杂糅”着很多因素。一方面大家需要通过某种途径找到与自己有相似学科背景、价值观的“同类”,来缓解学习生活中的困惑,找到“安慰”;另一方面很多年轻学生对“玩乐”有着某种愧疚感,而学术酒吧“似玩非玩”恰恰消解了学生群体的这种愧疚。
“最难的是怎么让学术酒吧‘长红’,而非昙花一现。”小韩自己也有很多思考,要想让学术酒吧的用户黏性更甚,需要挖掘这里究竟是否能带给消费者长期的、独特的价值。
“如果后期没有刚开业时的优惠的话,我们可能就不会经常来了。”在一所高校读研究生的花花显得有些不好意思,她告诉记者,自己平时几乎不去酒吧,这次来纯粹是想获取一些知识,完成自己的课题调研,“学生生活费有限,价格是较为关键的点。”
“在学术分享的选题上,我希望选题的范围能适当宽泛一些,可以有关于社会热点话题的探讨,也可以有跨学科的交流。”小韩告诉记者,他拉了几个朋友加入“宣讲团”,后来报名的人越来越多。目前酒吧的“储备讲师”已有十多人,“文科类的讲师会多一点,比如心理学、历史学等,我们目前是规划一周做1—2次学术分享。无论是主讲人还是参与者,都不会刻意地设所谓的门槛。”
葛丁超也算得上是学术酒吧的“探路者”。“我并不感到意外,当它成为一种网感很强的生活方式时,确实大大增加了小伙伴的参与兴趣。”先前,他在南京大学附近就做过此类活动,而日常他也在南通尝试了几期学术酒吧分享,效果都还不错,“前两场关于哲学和文艺学的学术酒吧活动落幕后,我们将视角转向文学研究,并发现跨学科行动的挑战和乐趣。”
龚凯乐也建议,要把学术酒吧这样一个空间建设好,更为关键的是要选择合适的选题抓住用户的心。大家感兴趣的、都能有所表达的、能充分互动和沟通的选题,需要主理人花更多的心思。“学术酒吧也好、读书会也好、交友组织也好,无非是作为社会性的人的某种诉求的载体,大家抱有平常心看待新事物足矣。”
学术酒吧,能饮一杯无?
(应受访者要求,本文除龚凯乐、葛丁超外,均为化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