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1日,启东市寅阳镇龙泰蟹苗基地,空气中飘出阵阵蒸熟螃蟹的香味。16名来自周边村庄的村民,正从煮熟的“小老蟹”中提取蟹黄(肉)。
“剥蟹黄,一个月能有四五千元进账。”基地负责人徐辉介绍,昔日“低值蟹”,现在变成“香饽饽”,一条产业链上,蟹农、务工乡亲、蟹黄需求及加工企业各方共赢。
“小老蟹”为当地扣蟹(一龄蟹种)培育中产生的性早熟蟹,占比约10%,其中一半为母蟹,亩产约25斤。3年前,这些长不大、个头小的低值蟹每斤仅三四元。“徐辉与惠萍镇刘洪开发了热销的‘蟹黄(肉)’产品,现今母‘小老蟹’价格已涨至每斤23元甚至更高,几乎100%被‘一网打尽’。”陪同采访的镇退休干部、“全国最美渔技员”薛卫生边走边介绍。
启东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国强说,“对接了市场需求,让‘小老蟹’赚了大钱。”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陆健透露,去年,全市扣蟹总产值突破3.5亿元,亩均接近1.2万元,同比效益增幅10%,带动2万余农户增收超3500万元,同比增两成。
塘蟹身价抬上来的背后是启东扣蟹产业近年来的品质之“变”、规格之“变”、售买之“变”、养蟹之“变”。
品质之“变”。这些年里,徐辉、张倪生、施勤立等本土扣蟹业“大佬”,纷纷联手省海洋研究所、上海海洋大学等机构,建起总面积1000多亩的纯正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繁育基地,在政府助推下,全市扣蟹良种普及率已提升至100%。
规格之“变”。2021年开始,徐辉抓住西北地区大型水库、湖泊以蟹兴业商机,成功开发“豆蟹”(早期培育的小规格扣蟹)新品种,以适应上述地区商品蟹两年生长周期需求,今年总销量已达14万斤。养殖大户刘洪填补成蟹养殖户“补苗”市场空白,将本土沟河水塘培育的大规格扣蟹源源外销,今年销量超40万斤。
售买之“变”。蟹种分公母销售之后,售价能增一成,还带动万千乡亲拣蟹增收。据薛卫生介绍,“去年全市总产1400多万斤商品扣蟹,分拣率超六成,增加乡亲就业收入500多万元。”
养蟹之“变”。“蟹区提前上市‘六月黄’河蟹,增加约10%的用种量;公母区分养殖,母蟹蟹种投放量增幅达三分之一。”徐辉告诉记者,国内河蟹主产区养殖模式的转变、上市时间的拉长,大幅提高了产量、增加了效益,亦增加了对优质蟹种的需求量。在此背景下,启东扣蟹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且价格坚挺,产业越发红火势为必然。